欢迎访问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

文艺天地

首页>生态文化>文艺天地

洮河保护区森林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20-09-24 09:14:29 1935 作者:admin
分享到:
 

1 绪 论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临潭、迭部、碌曲和合作五县(市),地处洮河南岸的迭山北坡,地理位置为东经102°46′02″~103°44′40″,北纬34°10′07″~34°42′05″。西起合作市的勒秀乡西宁泥巴沟,东至卓尼县的大峪沟,南达迭山主脊,北距洮河南岸200m,包括碌竹沟、车巴大沟、卡车沟、拉力沟、鹿儿沟、博峪沟、大峪沟。总土地面积287759hm2,其中核心区109762 hm2,缓冲区67434 hm2,实验区110563hm2。现有林地100660.48hm2,疏林地961.28hm2,灌木林104254.65hm2,无林地52917.98hm2,未成林造林地及苗圃地30.92hm2,森林覆盖率44.36%。

保护区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天然原始山地寒温性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保护区2009年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的大地构造属秦岭褶皱系的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境内地势高亢,群山连绵,山峦起伏、雄伟挺拔。海拔高度大部分在2600m以上,大地形属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边缘地带。地势总体上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低点位于大峪沟沟口,海拔高度2485m,最高点为迭山主峰,海拔4920m,相对高差2435 m,山体坡度一般在20~35°之间。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81~712mm,植被属青藏高原植被区的森林草原地带,植被的坡向分布差异明显,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阴坡和半阴坡,阳坡则主要是灌丛、草原和草甸,局部分布有旱生针叶林,出现了“阴阳坡”的植被景观。保护区土壤类型分为褐土、栗钙土、暗棕壤、山地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粗骨土6个土类。

保护区地处甘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巴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独特,有典型的高原景观,也有典型的高山峡谷,下部还间有黄土分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环境,也孕育了种类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多水平、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在此得以集中表现。区内动植物具有种类丰富多样、区系组成复杂、过渡性强等诸多特点。据最新科考结果,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约27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3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5种;有7个植被型组、12个植被型、20个群系组、52个群系和89个群丛(组)。

保护区因地理环境复杂,植物群落类型复杂多样,气候变化大,这些因素导致保护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多,且危害严重。根据保护区2015年普查的结果,保护区内共发生有主要的森林病虫鼠害近 20余种,且都危害相当严重。因此,搞好病虫鼠害防治工作,关系到洮河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效益和自然景观、意境的发挥 ,对于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几年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保护局广大职工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2 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

保护区随着实施林业三大生态工程,加大营造林力度,使幼林和苗圃地面积不断增大,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2018年保护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   9.7hm22019年高达10.6hm2。近几年气候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发生面积继续上升,预测2020年保护区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将达到11.0hm2。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2.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

目前,保护区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90年代的10余种增加到 20余种左右。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大栗腮金龟子、魏氏锉叶蜂、中华鼢鼠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2010年以来,已有落叶松叶蜂、落叶松鞘蛾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保护区,由于保护区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

2.4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

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大栗腮金龟子、落叶松球蚜、中华鼢鼠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局部地区暴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3 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不够,宣传、培训力度仍不够大,防治意识较为淡薄,从而在生产上出现惜本轻投的现象。二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三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四是防治经费短缺,无满足当前防治需求,致使有些防治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五是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六是防治经费短缺,森防基础薄弱,病虫害的防治在一定程度上仍处于被动应付的状况,表现在重治轻防,专业药剂、药械储备不足,暴发年份控灾能力差。

4 主要对策措施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和谐林业、和谐社会的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以保护洮河保护区的生态安全。需要强调的是,森林病虫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损失性,而且具有生物灾害的特点及防治上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4.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保护区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保护区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保护区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保护区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当前,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测报仪器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手段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健全,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4.3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针对洮河保护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一是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应用,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甲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等)、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蒿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 (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洮河保护区是甘南州的天然水吧,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生物防治技术和规模都应有一个大的突破。利用人工招引鸟控制害虫以及利用无公害防治技术防治落叶松叶蜂和鞘蛾等都有广阔的前景,应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新药械及引诱剂、诱虫灯、遥感等监测技术。

4.4加强林木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保护区自身的实际情况,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林缘群众的法制观念,促使他们对保护区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 二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要加强对林缘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四是严禁从国内外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苹果绵蚜、苹果蠹蛾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但运至目的地后,保护区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4.5加大资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近10万亩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多方筹措资金,继续加大投入。一是继续坚持“以国家补助为主,保护区自筹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二是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将洮河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增加防治、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和基本建设投资等,加强硬件建设,添置必须的仪器设备,使洮河森防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资源科  赵跃供稿


上一条: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下一条:浅谈大峪林场护林防火工作规划